热点: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频道 > 民生热线 > 正文
农民为何这么容易受伤害?
时间:2011-05-06 09:06:16    来源: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新闻首页    我来说两句()

最近一个时期,全国不少地方农民生产的蔬菜卖不出去或价钱很低,损失惨重,甚至有农民为此而自杀。如山东农民忙活半年种的白菜二分钱一斤还卖不出去,而大葱则直接论亩卖,一亩地300元。

  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,我心里就泛起一个大大的问号:为什么农民这么容易受到伤害?农民为什么这么贫弱?

  这个问题,许多人在研究,有各级官员,更有许多睿智的专家学者,问题的症结,早已被有的人看到并指出。就拿最近的蔬菜卖难来说,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就指出,根源在于土地制度的不科学。各地都知道,避免出现蔬菜卖不出去这种情况,必须实现农超对接,搞好市场信息发布,推行菜农投保等。要做到这些,迫切需要蔬菜生产组织方式的升级,即从一家一户向现代化、规模化、组织化转型。蔬菜生产如果不能完成公司化转型,就难以降低市场交易各方的成本。按说,这些问题完全能够按照市场自发的秩序完成,并不需要地方政府再额外做些什么。可是,山东等地的基层干部却指出,他们早就明白应该这么干,但就是有实际困难。实现公司化生产,一要实行土地流转,二要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。可现实是,农村的土地流转不易,二是贷款难,土地不能做贷款抵押。这两个问题,成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最大拦路虎。如果农村土地可以自由流转,农地可以像国有土地那样抵押、贷款,那么这两个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。

  其实,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已不是新问题,一些银行早就从县一级撤出来了,为什么?就是因为农民没有抵押物,没有抵押物怎么能知道你借我的钱能够还本付息?市场经济前提是产权清晰,可农民有什么产权?所以农民在关键时候,比如说孩子上大学或者在生病时,只能向亲戚告急求救。

  有专家指出,当前收入分配的最大问题是对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公,大多数农民没有财产性收入,更没有工资性收入,这是最大的社会不公。

  从当前的社会矛盾来看,最大矛盾是城乡结构失衡,城乡贫富差距过大,农民无论在政府、学界都没有话语权和代言人,所有的挣扎都成了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悲剧,有的自焚,有的跳楼,血腥事件和暴力事件不断上演,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为此感到沉重、窒息,喘不过气来。

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早就指出,农民只有“地面权”,没有“地跟权”。他主张让农民获得“地跟权”。

  这,或许就是农民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吧?

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脚步,是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迈开的。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突破,是否也要从农村开始?早有专家对此做了肯定的回答.
 

关键字:农民,问题,土地,没有,蔬菜,指出,为什么,农村,贷款,最大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
   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
匿名发表
网上购物